田林:以“壮剧+”模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田林讯 近年来,田林县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壮剧”,以“壮剧+”为抓手,构建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多维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壮剧+传承”,创新非遗传承机制,激发传统艺术时代活力。以构建“动静结合”传承机制为抓手,最大限度激活壮剧文化基因。强化政策牵引机制,出台《壮剧传承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设立专项基金扶持民间剧团,扶持120余个民间剧团,培育业余壮剧演员4000余名,形成“非遗传承人+民间剧团”的协作体系。建立“师带徒”传承制度,由非遗传承人担任艺术指导,年均指导培训青年演员100余人次,编排《瑶山情》等融合多民族元素的剧目10余部,通过壮剧生动演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同时,依托科技实现跨界创作实践,创新开发壮剧短视频、微电影等数字产品,以科技赋能传统艺术,既吸引了年轻群体,也将壮剧从“存量”变为“流量”。

“壮剧+旅游”,构建文旅融合新路径,释放民族文化经济价值。推动壮剧文化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引流—产业增值—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持续推动民族节庆品牌化,田林壮剧艺术节、“桂滇黔三省(区)壮剧竞演”等主题文化活动有效拓展了该县节庆的影响力。2024年吸引游客超25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等产业增收近3000万元。打造立体化的文旅体验场景,推进旧州镇壮剧研学基地等主题村落建设,创新开发壮剧情景体验、风情山歌展等沉浸式项目,极大丰富壮剧表现形式,给游客带来别样体验。多元拓展消费链条,推进壮剧艺术节等节庆产业化延伸,开设美食、服装等衍生服务一条街,集中展示“田林烟火”与民族时尚,有效拉动消费增长,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壮剧+宣教”,打造多维宣教体系,厚植民族团结理念根基。将壮剧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载体,构建“全域覆盖、全龄参与”的文化认同体系。深入实施校园传承工程,在10所中小学校开设壮剧课程,组建“小壮剧社”,年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余场次,通过壮剧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强化基层宣讲矩阵,组建“壮剧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心文化载体等平台,开展“壮剧进乡村”活动,通过壮剧展演、方言教学等形式覆盖群众8万人次,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友善。此外,该县还推进跨区域壮族文化联结,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共享文化资源,强化壮族群众的文化认同,2024年邀请了90余支壮剧剧团到田林参加“桂滇黔三省(区)壮剧竞演”,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艺术跨区域交流,增进民族团结共识。 □罗 莹




上一篇:生活的泥泞里也能开出向阳的花
下一篇:百色公安以“一案一改”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ser346813 发表于 昨天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海精灵 发表于 昨天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鱼的沙 发表于 昨天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stwqacoqmi 发表于 昨天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