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用好“枫桥经验” 破解信访难题

 火..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凌云讯  近年来,凌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机制创新、协同破局、倾情为民”三把“钥匙”破解信访难题。2025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群众满意度提升10%。

机制创新,三级联动构建治理矩阵。在信访接待中心,每周都能看到该县四家班子领导轮值接访的身影。“上周刚反映的问题,今天就接到解决方案了!”泗城镇村民申某喜出望外,这也凸显了该县“领导干部接访日”制度的实效。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凌云县将信访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统筹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深化源头治理 化解信访矛盾实施方案》,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案件回访”的闭环机制,实现信访案件“受理-办理-反馈”全流程追踪。2024年,接待来访群众120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28件,限期处理信访诉求问题20件。县领导接访,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网格员巡访,将矛盾消除在萌芽中。沙里瑶族乡弄塘村网格员吴秀前的笔记本上记录着:“2024年7月3日调解邻里纠纷”“2024年9月12日协调留守儿童就学问题”……近年来,凌云县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社区)、自然屯(居民小区)四个层级网格联动机制,通过网格的动态监管、上报,对人、事、物的实时掌握,实现人在“网”中、事在“格”中。2024年,依托广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累计录入人口信息23.1639万条,推动“部门+网格”办结各类网格事件3142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其中矛盾纠纷类网格事件969件,民生事件2100件,办结率达100%。

协同破局,构建矛盾化解“生态圈”。“真没想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我多年的心病!”在凌云县信访局,赵某看着补交的养老保险单热泪盈眶地说道。面对这起历史遗留问题,该县启动了“吹哨报到”机制,信访局吹响“集结哨”,财政、人社、逻楼镇政府等部门组建专班,联合会诊,最终形成多方认可的解决方案。在逻楼镇邻村林地纠纷调解中,凌云县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机制,积极引导乡里的能人、老党员、律师等人员参与,通过查阅资料、踏勘林地,利用无人机航拍争议地高清图纸,多次组织双方代表进行疏导、调解,最终用7天时间厘清30年林地纠纷案,两个村的村民重展笑颜、握手言和。这种打破行政壁垒的联动机制,得益于该县创新建立涵盖信访受理、纠纷多元调处、法律服务等的信访接待中心,形成以信访联席会议为指挥部,整合涵盖公检法、人社、住建等12个职能部门专班,引入律师协会、心理服务团队等社会组织的“1+12+N”联动机制,构建起“访前预警—访中联调—访后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截至目前,2025年累计办结跨界纠纷20余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40%。

倾情为民,从信访窗口看民生温度。“您这个征地补偿问题,15个工作日内会有专员对接。”在受理大厅“一站式”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递上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图,该中心实施领导带班首办制度、有机衔接制度和督办问责机制,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欠薪等易发矛盾领域提前开展风险评估,推动90%的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在逻楼镇司法所所长罗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对刘某等信访人的疏导记录。“谢谢,我听你们的,不再上访了。”上访户刘某在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帮助下,最终打开心结,表示不再上访。2024年以来,该县组建了心理辅导、法律援助、文艺宣传等志愿服务队伍,并将相关法律法规编成壮语山歌、文艺作品等进行巡回演出,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从源头上减少了部分信访矛盾纠纷上行。

从“被动接访”到“未诉先办”,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凌云县用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以民生温度标注治理高度,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茶乡新篇章。

□袁永勇  姚俊英




上一篇:祥周镇:干群同心引活水 涓涓清流润民心
下一篇:筑梦新时代 争做好少年——“2025年广西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剪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州芯与科技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孤独流浪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安柱 发表于 前天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心美团 发表于 前天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