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很多感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离我特别近
夜,深、深、深。挂在村头房子的灯泡摇摇晃晃,山风伴着细雨,老人们在路口走来走去,男人们烟抽了又灭,灭了又抽,孩子们一字排开趴在村头砖砌的围墙上,咧着嘴、瞪着眼、伸长着脖子,抬头望着远方,生怕错过什么似的,没有一个人说要回家睡觉。这半年老天爷不知道怎么搞的,不听话,雨总是下啊下、下啊下的,在百色山区下个不停,山里泥石流偶有发生,大蛇常会出来逛逛。德保县那甲镇林祥村农支书跺着脚在大家眼前晃过来晃过去,让人看着心烦,他突然冒出一句话:“不行,在这里干着急不行,不行,不行,得去找找”。大家急匆匆找来几把电筒,农支书带上几个男人,拔腿就往山上跑。
红城集团百澄饮用水公司派驻德保县那甲镇林祥村第一书记周福艳带着工作队员龙天勇进城寻找资源支持村里发展产业,这一去已经一周了,说好今天回来的,到现在没见个影,天气影响通讯,电话不通,乡亲们急得团团转。
这边,小周书记的面包车开着开着,突然不跑了,山路考验人也考验车,真是急什么来什么,村里明天要组织百香果收成,要酿酒,是要拉进城的,好不容易请一个酒庄帮推销,小周书记怎么样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只能先走路回去了,抄小路抄近路”,小周书记右手握着拳头打着左手心。
黑漆漆的夜,黑漆漆的路,黑漆漆山啊翻又翻,一切都安静得让人可怕,人只有借着老天爷给的那点弱光摸黑行走。
“周书记、周书记,小龙、小龙……” 不知翻了几座山,村里几个男人粗犷的嗓音在大山回荡……
“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小周书记回应道。还真让农支书他们找到了,山里人都懂,找不见人和牲口,都是抄近路去找。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家紧握着手,有种失而复得的感受。“我们先回去吧,先回去吧,大家都吃饭了吗?辛苦大家了,这么大晚上还来找我们”小周书记说道。男人们纷纷回应:“吃了、吃了、吃了”。打着电筒照着路叫小周书记小心行走。
那远山爬上微弱的光,孩子们眼老尖了,喊:“快看、快看,大家快看,回来啦回来啦”,这要急死人的心稍稍得到了安抚。
近了近了,村口到了,“周姐姐、周姐姐、周姐姐……”,孩子们激动地喊着喊着,不顾一切飞扑到小周书记的怀里,久久不分开,久久不分开。那场景,感动得让人无法呼吸,几个汉子转过身去偷偷擦泪。
小周书记抱着孩子们忙着安慰,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涌了上来。唉,这个大山的女儿,还是无法控制自己。
真实题材电影《永不褪色的印章》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在大山深处发生,作为剧本的创作者,我不是创意者,我只是记录者,我不用修饰,我只是如实反馈。
由红城集团出品、广西蜗人影视摄制,参与《辛亥革命》、《叶问1》等电影摄制团队执导的《永不褪色的印章》,刚刚完成最后的拍摄,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影片以一枚印章为主线,以女第一书记周福艳为原型,记录95岁的奶奶将做了半辈子村支书的爷爷那枚印章交到孙媳妇周福艳手上,完成了使命传承的故事。影片实景再现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和事,让人们看到百色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日常,他们以村为家,已经变成了乡亲们的儿女、兄弟姐妹。我听过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我觉得离我们特别近特别近。村里采风回来的那天夜里,我以人物事迹连夜写下词曲《春雁》,由参与过大地飞歌和印象刘三姐音乐制作的著名音乐人罗正寅老师编曲,由广西本土原创音乐人黄有杰演唱,现已完成制作,将为影片配乐,还融入《红城》歌曲高潮部分,影片将以微缩版和短片版两个版本出现,因为影片太短,只能选取部分镜头本真呈现发生在百色市德保县那甲镇这片山水的故事。
文 字:罗 坚
视 频:罗 坚
编 辑:雷志文
审 核:李合凤
|
上一篇:我连屁都不敢放下一篇:致百色看点创作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