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随着主汛期来临,作为珠江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和国家水网重要节点,百色水利枢纽将如何发挥防洪效能?5月24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5月24日拍摄的百色水利枢纽主坝(航拍图)。 唐建豪 摄
当日下午,在百色水利枢纽的主坝监控室,值班人员蒋剑方正通过监测系统观测水雨情等数据。“自3月15日全国入汛起,我们迅速启动汛期工作机制,全面进入24小时防汛值班状态,确保意识警醒、人员在岗、责任到位。汛期水工建筑物日常巡检频次为每周2次,当水位超过225米时,需将巡检频次调整为每日1次。”蒋剑方告诉记者,为切实保障大坝运行安全,百色水利安全监测系统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监测体系。通过部署引张线、水准测量仪、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先进监测设备,对主坝、香屯副坝、银屯副坝、汪甸防护工程等关键点位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值班人员每次巡检都要详实填写检查记录,并将当前巡查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后立即复查,同时做好异常情况报告记录及异常状况处理记录。“巡检人员主要对枢纽水工建筑物开展全面检查,范围涵盖大坝、地下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及其排水系统、照明、安全监测设施等。检查过程中,重点排查建筑物裂缝、错动、滑塌、渗流、异常变形等隐患,确保防洪等设施运行正常。”蒋剑方说。
据了解,百色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水资源配置、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集雨面积1.96万平方千米。截至5月18日,降雨和来水较多年平均同期偏少33%和29%,预计2025年4月至9月总面雨量为650毫米~1050毫米,较常年正常偏少。
汛期以来,百色水利枢纽积极响应上级防汛工作部署,未雨绸缪开展拉网式巡查,全面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今年3月,通过开展汛前防汛专项检查,对水库大坝、溢洪道、闸门等重点部位,以及人员责任落实、值班值守、物资储备、设施设备维护等关键环节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检查,切实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入汛以后,百色水利枢纽迅速进入24小时防汛值班状态,通过强化雨水情形势研判,不断优化调度方案,提升预警及时性。目前,百色水利枢纽水位处于206.17米。通过前期预泄腾库操作,枢纽现持有充足防洪库容,可有效吸纳上游及区间约23.7亿立方米来水,为流域防洪安全筑牢防线。
百色水利枢纽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密切关注气候形势,加强气象雨水情形势分析研判,进一步深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与专人值班制度,加强防汛重点区域巡查力度,科学调度水库运行,全力保障防洪、防台、发电和供水安全。
记者 黄艳萍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