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念法条”到“唱跳演”,巴头乡把童声普法唱成“大戏”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葛军献

  4月21日,《右江日报》一篇《巴头乡:播撒法治“种子”助法治建设》报道引发关注;5月20日,《法治日报》-法治网以《广西德保播撒“法治种子”助力法治建设》为题转发。这场“不按常理出牌”的普法实践,何以让权威媒体接连聚焦?答案藏在德保县巴头乡的山歌声与壮剧台中——当法治教育放下“严肃身段”,踩着童声鼓点、披着山歌彩衣,竟能如此“声”入人心。

  法治教育是宏大命题,巴头乡却在“细微处”破题。当地干部深谙“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之道:孩子如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法治启蒙必须抓早抓小。他们跳出“念法条、摆展板”的窠臼,请来“山歌王”将防诈、防欺凌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民谣,让童声与山歌声此起彼伏;搭建乡村戏台,让孩子们化身“小戏骨”。舞台上,孩子们一唱一和、一招一式,将法律知识熔铸于艺术表达;舞台下,他们化身“家庭普法员”,把防诈口诀唱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让法治观念从“校园小课堂”走向“家庭大舞台”。这种“教育一个娃,影响一大家”的裂变效应,让普法从“政府独唱”变成“全民合唱”,既接乡土地气,又显创新锐气。

  普法从来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接力跑。抓好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是为国家长远发展谋篇布局。法治社会的构建,光靠法律条文远远不够,需要每个人心中都绷紧法治这根弦。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他们从小知法守法,法治中国建设才更有希望。巴头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普法创新举措,证明了唯有让法治以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喜欢用”的形式存在,才能真正筑牢社会治理的基层根基。

  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巴头乡的探索虽精彩,但法治教育不能仅靠一地发力。各地学校应创新法治课堂形式,让课程生动有趣;家长们也不能只关注成绩,日常交流中要多给孩子普及法律常识;社区、企业也应积极作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从“念法条”到“唱跳演”,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初心。巴头乡的做法,宛如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层层涟漪。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普法需要多动脑筋,用群众听得懂、喜欢看的方式开展。相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法治的种子定能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新洲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村民喜领“幸福红包”
下一篇:百色市疾控中心举办重点传染病防控技能提升培训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景煜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木易巾凡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是TT 发表于 14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