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户21人“零伤亡”转移——山体滑坡时他们靠什么成功避险?

 火...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5-7-11 02: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月9日11时,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安置廉租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洁的地面上。这里是25户118名受灾群众临时的家。与7月1日那场惊心动魄的山体滑坡带来的混乱与恐慌相比,此刻的安置点显得格外宁静有序。

安置房里飘起烟火气

“没想到政府动作这么快,马上就把我们安顿到这里,锅碗瓢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都给备齐了,生活有保障。”廉租房内,平流村平流屯村民罗吉昌一家人正整理着政府发放的生活物资。他们家的房子在此次暴雨中倒塌了,家当全埋在了泥石流之下。“什么都没抢出来,就人跑出来了,但是只要人还在,身体健康,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罗吉昌说。万幸的是,他们一家被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廉租房,眼下吃住不愁。

村民卢忠又的房屋也在7月1日那场山体滑坡中受损,一侧被泥石流覆盖,墙体开裂,随时有倒塌的风险。“当时看着泥巴封了半边屋子,心都凉了。”卢忠又指着房间里码放整齐的物资,“但现在住得安心,生活也稳定,政府安排非常周到,我们很满意。”

在廉租房外,金钟山乡志愿服务队在认真核对物资清单。自安置点启用以来,这里实行了严格的乡领导包干制度和志愿服务队轮值服务,每天保证至少两人在岗,随叫随到。他们的工作除了分发物资,还有心理疏导等服务,让受灾群众的生活更有依靠。

当天,平流村党支部书记罗明良也来到安置点查看群众生活情况。“在乡党委和政府的全力保障下,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四有’完全落实: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并且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罗明良特别提到,“乡里廉租房房源充足,水电问题在安置初期就迅速解决了。现在很多群众白天还能回村照看田地、处理事务,晚上回到安置点安全过夜,生产生活都在有序恢复中。”

安置点此刻的安稳,将时间拉回到那个暴雨如注、险象环生的7月1日。

黄色预警吹响战备哨    “一线哨兵”火速行动

6月30日深夜23时50分,自治区及百色市自然资源部门依据气象数据,果断将隆林各族自治县地灾风险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

预警信息如同战斗号角,通过高效的“叫应”机制瞬间激活了防灾链条。百色市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电话通知该县,信息随即层层传导,直达乡镇一线监测员和村干部手中。要求只有一个:立即巡查,严阵以待!

“地质灾害防治,全县实行‘四级包保’、群测群防制度。”隆林各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计成表示,这一套预警响应体系,正是该县多年筑牢的“四级包保”群测群防制度的神经末梢——县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监测员包点。全县133处地灾隐患点均制定应急预案,责任明确到人。同时,“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机制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的防灾监测网。

7月1日清晨,暴雨如注。8时36分,平流村平流屯57岁的村民龙正忠发现自家门口的山坡上,不断有雨水冲刷的泥石滚落,门口的路也被夹杂着大雨的泥石堵塞。他立刻警觉起来,顺着山坡向上攀爬查看险情。行至半山腰,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山体塌方处竟高达一层楼,日常通行的便道已被彻底冲断,无法继续前行。他本能地想打电话报告村干部,但信号在暴雨中时断时续,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泥巴滑下来过不了!”情急之下,龙正忠没有犹豫,果断调头,冒险从山的另一侧寻找下山路径,只为尽快将险情告知村干部。

大约1小时后,浑身泥水的龙正忠在村道上遇到了巡田归来的村民罗昌云。两人简短交换了发现的险情信息,立即分头行动,争分夺秒寻找村干部。“我们在厂里接受过应急训练,所以这次有塌方我就直接找村干部报告。”罗昌云事后回忆道。基层培训在关键时刻显露出作用——普通村民成为了灾害预警最前线的“哨兵”。

此时,包村组长杨朔和村党支部书记罗明良、村党支部副书记罗昌荣正在各屯紧张地巡查,挨家挨户了解雨情、排查隐患。接到龙正忠和罗昌云的险情报告后,3人火速赶往平流屯现场,同时将信息紧急上报乡政府。

9时40分,杨朔等人抵达现场。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上方山体持续塌方,泥石流已侵入下方村民房屋,通村公路被塌方体拦腰截断。经紧急排查,确认有7户21名村民的房屋正处于滑坡点的直接威胁之下!

21人突围倒计时:群防群控决胜“黄金一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杨朔当即作出决策,对村干部进行分户包干,立即组织群众撤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通过电话,逐一通知在家的村民紧急转移;另一路组织附近群众到滑坡点对面的山坡上大声呼喊,进行警示。

罗明良负责联系王成高,可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于是,他和村民爬到河对面的坡上,大声呼喊,最终成功让王成高一家撤离。

罗昌荣负责联系紧邻滑坡点的罗吉线一家。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罗吉线的电话:“要塌方了,你们不要在那里,马上撤离!”罗吉线当时还在家附近改建排水道,接到电话后立刻带领家人向外冲。“三四分钟后,泥石流就封堵我家的大门,六分钟左右我哥的房子就倒了。”罗吉线心有余悸。

在争分夺秒的撤离过程中,村民罗朝友家成了最大的牵挂。因其听力存在障碍,罗昌荣连续3次拨打他的电话都无人接听。“我最担心的就是罗朝友那户。”罗昌荣的焦虑写在脸上。万幸的是,关键时刻联系上了罗朝友的女儿,最终由其女儿协助父亲成功撤离。

7月1日10时05分,一个令人稍感宽慰的消息传来:受滑坡直接威胁的7户21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预先设定的安全区域。仅仅19分钟后,10时24分,后山发出骇人的轰鸣,约8万立方米土石轰然滑落。泥石流瞬间吞噬了两栋房屋,泥浆灌入另外四栋房屋,现场一片狼藉。然而,由于撤离及时,无一人伤亡。

保障机制环环相扣    从避险到安居实现闭环守护

灾害发生的同一天,保障工作立即启动。金钟山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启用并完善了乡政府旁的安置廉租房。正如罗明良所介绍,乡里以最快速度调配资源,确保了安置点“四有”标准的落实。截至7月9日上午11时,廉租房内一共安置了25户118名房屋受损的群众。

自然资源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在事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为后续的房屋安全评估、可能的回迁或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金钟山乡党委书记陈友才表示:“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同时,我们将持续强化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网格管理,形成‘领导包村、干部包屯、村干部包户、人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网;二是加强排查,对全乡河道、沟渠等重点隐患领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三是宣传演练,进一步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组织群众开展避灾演练;四是强化值班值守,确保灾情发生时应急预案即时启动,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此次成功避险,从风险研判、预警发布、群测群防巡查,到基层政府果断下达撤离指令,防灾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响应及时、处置有力,充分体现了这场“零伤亡”奇迹是“人防+技防”协同与制度力量的高效结晶——黄色预警经“叫应”机制穿透“最后一公里”,村民龙正忠、罗昌云凭借日常培训的警觉性成为“第一吹哨人”,乡干部、村干部现场研判当机立断,分户包干紧急撤离。成熟的“四级包保”体系确保责任层层压实、环环相扣,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理念。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成功避险和高效安置经验,为多山地区提供了一份可复制的防灾减灾救灾样本: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唯有以严密的制度机制、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及分秒必争的行动力和灾后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让生命在灾难的阴影下依然能赢得宝贵的立足之地,并在废墟之上,重建安稳生活的希望。




上一篇:那坡:奏响“椒”响曲 农民有钱赚
下一篇:凌云:无人机飞防作业夯实夏粮丰收根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风拂柳 发表于 2025-7-11 04: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哥是传说 发表于 2025-7-11 06: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云彭于晏 发表于 2025-7-11 08: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ftyhrt3 发表于 2025-7-11 10:01:01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应双 发表于 2025-7-11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水天涯 发表于 2025-7-11 13:41:29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鱼的沙 发表于 2025-7-11 15:32:11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花间堂 发表于 2025-7-11 17:25:54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