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红色堤坝”——隆林万名党员奋战防汛救灾一线护航群众安全

 火...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5-7-15 0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月20日以来,受台风“蝴蝶”影响,隆林各族自治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该县党委闻“汛”即动、靠前指挥,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压实防汛责任。该县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从风险排查到转移群众,从应急抢险到灾后重建,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全方位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闻“汛”而动:党员化身  “哨兵”,织密生命防护网

7月1日清晨,金钟山乡平流村村民龙正忠发现平流屯桥头方向的山体出现裂缝,有泥石流涌入下方村民房屋,他立即向村党支部书记罗明良报告情况。接到报告后,罗明良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险情上报乡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村干部到现场查看。“时间就是生命,得马上撤离群众!”他当即决定。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转移拉开帷幕,受威胁的7户21名群众在1小时内成功转移到安全区域。村民罗吉线回忆道:“接到撤离电话后仅3分钟,泥石流就封堵了我家的大门,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是隆林党员干部筑牢防汛第一道防线的缩影。面对汛情,隆林各族自治县聚焦隐患全面排查,构建“县—乡—村—户”多级联动体系,将预警与行动指令直抵基层末梢。该县气象局全力提供“11631”递进式精细化气象服务,各乡镇密切关注地质灾害点情况,党员干部化身信息传递“急先锋”,时刻紧盯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风险变化,通过广播、微信群、宣传车等多渠道、高频次发布预警信息,普及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据悉,该县共计组建党员突击队320支,设立党员责任岗700个,对全县1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全过程与风雨搏击、与险情赛跑,为抢险赢得黄金时间。

在德峨镇,党员干部开展彻夜“敲门行动”,逐户提醒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避险;克长乡将2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13支突击队,对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毯式”排查;蛇场乡实行“三级联动”巡查机制,乡干部联合村级网格员、水库管理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等力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水库山塘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动态巡查,织密安全防护网。

向险而行:党员冲锋在前,筑牢防汛“安全堤”

6月30日晚,该县遭受强降雨,县城西河桥、九队、水岸华庭及民族幼儿园等地带内涝严重,新州镇、德峨镇、克长乡、者浪乡、者保乡、金钟山乡等多个乡镇陆续出现房屋周边坍塌、道路被淹、农田受浸等险情。

灾情就是冲锋号!该县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组织部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县517个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当天累计出动党员干部1.15万人次,暴雨中他们冲锋在前,争分夺秒转移受灾群众。

危急关头,“党员先上”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孩子们别怕,叔叔背你们过去!”在克长乡新华村干坝屯,暴涨的河水截断了学生归途,积水将近一米之深。赶到现场后,党员罗仕兵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喊道:“来,抓紧叔叔!”他轻声安慰着发抖的孩子们,一次次弯腰、起身,用被雨水浸透的后背,稳稳地将孩子们送至安全地带。其他党员则在旁边搀扶引导,组成一道“人墙”保障安全,将50余名学生平安送回家。

“抓紧我的手!别害怕!”在水岸华庭小区、城南税务局住宿小区地下停车场等地,洪水倒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新州镇的社区党员干部及武警官兵等迅速出动,肩扛沙袋,为西河桥税务小区垒起1.2米高的沙袋墙,严防河水倒灌。该县住建、消防救援、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救援人员划着橡皮艇,在齐腰深的浑浊洪水中奋力前进。一声声坚定的呼喊穿透雨幕,经过3小时的连续奋战,60余名被困群众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革步乡,一支“徒步突击队”在雨中勇往直前,冒雨踏泥、清障前行,历经2小时艰难跋涉,冲破塌方等重重阻碍,最终成功转移4名被困群众。在德峨镇弄杂村下坝屯,村民杨卫济的房屋地基开裂、电线杆摇摇欲坠。党员应急队接报后,仅用10分钟便火速赶到,并联动供电部门紧急排除漏电险情。“关键时刻,还是党员靠得住!”村民杨卫济感慨道。

清淤通路:党群携手重建,点亮家园新希望

洪水退去,留下满目疮痍的家园。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此次受灾人口达5.2764万人,房屋因灾受损610户,受淹没乡镇街道7处,受损公路长度691千米,受损通信线路长度38公里,受损通信基站28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7亿元。

面对迫在眉睫的灾后恢复与重建,该县党委迅速统筹推进救灾重建工作。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恢复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与时间节点,确保救灾力量高效整合与调度。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县直单位与受灾村开展支部结对共建,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投入到道路抢修、清理淤泥等工作中。居民群众自发组成志愿队,协助搬运物资、疏通下水道等,全县上下凝聚起重建家园的强大合力。

住房保障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在者保乡作欢村歪那屯,因突发地基下沉,导致一些房屋的墙体开裂,甚至房屋倒塌。该乡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全员下沉,为转移群众协调安置点,冒雨搭建临时板房、接通水电……仅用一天时间,该屯31名群众便安全转移至2公里外的安置点。

道路是救援的生命线,抢通刻不容缓。在者浪乡播立村,厚厚的泥土封堵了道路。“雨再大也要把路打通!”播立村党支部书记熊金良一声呐喊,带领党员突击队跳入齐膝深的泥浆中,挥舞铁锹连续奋战3小时,道路恢复畅通。在平班镇民新村平音屯,进出桥梁被冲毁,全屯陷入断水断电的困境,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威胁。该村党组织集思广益,带领群众借助无人机和滑轮绳索搭建起“空中补给通道”,空投了120盏应急灯及20余件食品,及时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不仅要恢复供电,更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隆林供电局党委组建的抢修“党员突击队”在泥泞与风雨中展开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地毯式排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该县13条10千伏配电线路和221台变压器的供电,近6000户居民恢复了“光明”。

如今的隆林,道路正逐步疏通,受灾群众的家园正在重建,田间地头重现忙碌身影。从预警时的“神经紧绷”到救灾时的“雷霆出击”,再到重建时的“暖意融融”,该县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最前线,用行动证明: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担当。这个“红色堤坝”,既是防汛救灾的坚固屏障,更是党群同心共克时艰的力量象征。




上一篇:百色市8项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
下一篇:“邻里互助册”让乡村更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半桶水 发表于 2025-7-15 04: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右医学生 发表于 2025-7-15 06:46:13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心美团 发表于 2025-7-15 09:09:00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生如夏花 发表于 2025-7-15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跑跑 发表于 2025-7-15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静修云子 发表于 2025-7-15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那毕老菜鸟 发表于 2025-7-15 14: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鱼线 发表于 2025-7-15 16: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月四日 发表于 2025-7-15 18:59:33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