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黔携手革旧俗 跨界共治扬新风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桂黔边界,南盘江缓缓流淌。每周六清晨,广西隆林平班镇的板坝集市准时开市,来自广西、贵州的村民云集赶圩,热闹非凡。人群里,平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显清和宣传服务队员们一边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一边用壮语耐心讲解:“白事简办、红事新办,其他宴席不办……”

这是隆林各族自治县推进移风易俗“五个统一”的生动一幕,也是跨省(区)文明共建的真实缩影。

黔桂两地山同脉、水同源,村民世代通婚、往来密切。2014年,隆林平寨村与贵州板坝村联合成立党总支部,以“和谐发展”为宗旨化解邻里纠纷,为如今的移风易俗联建打下了根基。

2023年12月,隆林被列为自治区移风易俗试点县,先以桠杈镇与贵州安龙县德卧镇联建为契机,摸索出“四抓四促”工作法。2025年起,移风易俗进入常态化,联建从村扩展到乡、县,甚至跨省(区),平寨村、管肖村与贵州板坝村的联动,成了省际文明共建的样板。“从处理琐碎纠纷到引领文明新风,跨省(区)党建始终是我们破解边界治理难题的关键。”黄显清看着集市里听宣传的乡亲,感慨道。

在板坝集市的公示牌上,“五个统一”清晰醒目: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随礼上限、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监督管理。在此基础上,平寨村与板坝村一起商量,出台了《平寨村、板坝村联合倡议婚丧事宜操办公约》,把“五个统一”改成了乡亲们能照着做的实在规矩,还升级出“党建联建、党员联动、群众联心”的新模式。

如今,两省(区)三村的红白事都按统一标准简办,数十名党员组成联合劝导队,推行“树新风积分制”,壮汉双语倡议书、山歌快板常往村里送,新规走进了大家心里。“现在两边办事没差别,怎么节约怎么来!”从贵州册亨高寨村嫁到平班镇典朋屯的黄成买笑着说,她是移风易俗实打实的受益者,“这政策惠民,我们肯定支持。”她说。

管肖村党支部书记王奉丹的故事,更是让“零彩礼”成了村里的骄傲。10多年前她出嫁时,父母一分彩礼没收,起初还被邻居议论;可看着她没为彩礼负债,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纷纷效仿。王奉丹语气里满是自豪,“移风易俗后,大家负担轻了,矛盾也少了,没人不支持的。”

新风之下,成效有目共睹。自联合劝导队成立以来,已推动简办白事10余起,减少宰杀牲畜22头,低彩礼、零彩礼蔚然成风,累计为群众减轻负担超过50万元。其中,平寨村通过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停办不必要的宴席,节约资金20余万元;管肖村同样成效显著,节约开支10余万元。实实在在的数据,成为移风易俗最有力的注脚。

“群众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成了新风尚的主角。”隆林各族自治县文明办主任潘海琴说。全县1.2万名党员签了移风易俗承诺书,300多个村民自治组织扎根村寨,“屯提、村议、乡审”的机制让村规民约落了地,平寨村、管肖村的乡亲们,还主动把彩礼上限、倡导零彩礼写进了村规民约。

“在‘五个统一’基础上,盯着‘节俭不攀比’,解决咱当地的难题,才能有真新风!”黄显清道出心中的感悟,把办红白事的钱省下来,投到种植养殖、家庭建设上,日子才能越过越富有。

站在南盘江边望去,文明新风正跨江蔓延,贵州板坝村的乡村旅游规划和隆林平班镇的特色种植能互补,两地的民族节庆一起办,跨省(区)结婚的家庭有了“新风互助组”;平班镇1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用“政策进家、红事先介入、陋习早劝导”的三步工作法,把文明理念传给了越来越多的人。




上一篇:拧紧责任链条 坚持综合施治 确保涉重金属隐患排查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下一篇:靖西四笔浓墨勾勒边疆振兴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希望妈妈安好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