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 科技兴农 增进福祉 靖西新靖镇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靖西讯 近年来,靖西市新靖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从传统农耕到现代产业、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融合的转变,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交出了一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秋的清晨,阳光洒在新靖镇隆江村的田野上,“烟(雪茄)+水稻+鱼”轮作示范基地里,田埂边的鱼塘不时泛起涟漪。这样的立体农业图景,正是新靖镇产业结构优化的生动注脚。该镇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休闲农业”建设,实现粮食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此外,该镇通过轮作模式让土地“四季不闲”,亩均收益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30%以上。与此同时,“万亩水果”“万亩蔬菜”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标准化种植基地连片铺开,配套建设的冷藏仓储、分拣加工设施,让新鲜果蔬从田间直达餐桌。水果深加工项目的落地,更将产业链延伸至果酱、果干等领域,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的步伐加快。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内,12家就业帮扶车间和6家企业机器轰鸣,绣球制作、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产业与农业深度联动,数千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绿技兴农添动能。在新靖镇泗梨街集体经济陆基养鱼示范基地,120个蓝色“陆基圆桶”整齐排列,清水循环流动,鱼儿在桶中畅游。这个投资1500万元的绿色养殖项目,将鱼苗驯化、标苗和成鱼暂养等进行一体化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0万元。如今,绿色理念已融入该镇农业生产各环节。新靖镇在水果种植区推广滴灌技术,水资源利用率提高60%;无人机植保覆盖80%以上果园。科技培训常态化开展,每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让现代农技扎根田间地头。在万亩水果基地,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温湿度,智能分选机精准分级果品;在粮食主产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机械化耕作率超过90%。2024年该镇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突破50个,“绿色”已成为新靖镇农产品的鲜明标签。

改革释放发展活力。近年来,该镇积极盘活土地资源,累计流转土地1.2万亩,解决了“有田无人耕”的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通过清产核资盘活闲置校舍、荒山等资源136处,完成2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量化,1.8万户农户成为股东,创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2024年该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20万元,隆江、泗梨等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50万元。改革红利向治理末梢延伸。该镇将制度创新融入基层治理,在社区推广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在乡村、社区推行“清单制”“积分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区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升级。目前,该镇培育的2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年开展农机作业、产销对接等服务超3000场次,服务农户覆盖率达90%,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效率提升40%。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晚上还有路灯。”谈及村里的变化,新靖镇村民深有感触。近年来,该镇投入1.8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项目277个,硬化道路120公里,建设水利设施85处,21个村全部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村村有。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全面展开,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村庄绿化率达40%,乡村颜值不断提升。就业增收渠道持续拓宽。除了产业园区提供的就业岗位,该镇还开展技能培训200余期,带动5000余名农民创业就业。

□何 彪 黄柳茵




上一篇:烟火升腾传古韵 腊香茶香满人间
下一篇:百色右医附院为重症地贫移植后患儿发放爱心营养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