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齐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自9月下旬以来,受“米娜”“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等多轮台风接连袭击,百色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性、落区重叠强降雨天气,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多点频发,基础设施受损、农作物受淹、群众生活受影响。天灾难避,人心可聚。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百色受灾地区的群众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村民邻里互帮互助,用实际行动谱写重建家园的壮歌。

灾后重建的力度,离不开党群同心的合力。灾害发生后,百色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迎难而上,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帮助群众加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20亩巨型稻因暴雨大面积倒伏,镇党委即刻组织党员突击队奔赴田间,与村民并肩抢收;德保县敬德镇巴宁村和陇正村道路因山体滑坡阻断,两村党支部迅速联动成立应急突击队,带领群众徒手搬石清泥,即便手指划破、累得直不起腰,也无人退缩,半天便打通出村通道。从城区防洪堤到乡村小河沟,从田间地头的抢收到淤泥清洗现场,从安置点到抢险物资仓库,鲜红的党旗始终在风雨中高高飘扬,成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定心丸”。

灾后重建的温度,体现在守望相助的情谊里。台风过后,百色受灾的村屯处处涌动着守望相助的暖流:田阳区坡洪镇局盛村开启“全员抢收模式”,年轻人配合机器搬运,妇女们负责整理稻穗,将近400亩受淹水稻及时收储;年近六旬的靖西市魁圩乡德周村村民陆氏潘,自家受灾却率先加入清淤队伍,一句“多干活能早恢复生活”道出了百姓的质朴担当。村干部组织志愿者为受灾严重的家庭送去饮用水和食品;在临时安置点,老人孩子有人照料,大家分享物资、互相鼓劲。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邻里情、乡土情,是灾害面前最坚实的“情感堤坝”,也让灾后重建之路充满温暖与力量。

艰难方显勇毅,危难更见担当。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百色人民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自力更生,用双手抢抓时间,让道路渐通、农田复垦、炊烟再起。这场与灾害的较量充分证明,只要党群同心、邻里携手、守望相助,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如今,百色大地的灾后重建仍在继续,生活的暖意正在升腾,一个更坚实的家园正从自救互助的汗水里慢慢生长。




上一篇:百色市第八届运动会在西林开幕 黄汝生宣布开幕 周武红出席
下一篇: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海精灵 发表于 昨天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stwqacoqmi 发表于 昨天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六点半 发表于 昨天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那毕老菜鸟 发表于 昨天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AA小赵 发表于 昨天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