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内涝地区为何水退不去?如何有效排水?专家建议 科学应对内涝 携手共建家园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洪水淹泡多日不退,村民划着轮胎制成的简易小船出行,干部24小时值守在积水边——在靖西市新甲乡大甲街,一场与地质条件的特殊战斗正在持续。

10月17日中午,靖西市新甲乡大甲街,几位家长正牵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一座简易桥。桥下,最深处达2米的积水泛着绿色的波光,淹没了一排排商铺的一楼门面。这座由乡街委会和村民自发修建的“连心桥”,已成为80多米长内涝区两侧居民的唯一通道。从10月6日积水出现至今,大甲街已被淹泡十余天。“水是通过地下溶洞排的,由于灾害影响,上游的水往下排,地下河的水还在往上冒。”新甲乡乡长李龙飞站在积水边解释,这座位于岩溶洼地的乡镇正面临双重排水难题。

为何水退不去?

多个台风接踵而至,百色市自9月底以来遭遇持续强降雨。此前靖西市发布报道称,在所有监测站中,靖西市三次台风过程的累计降雨量最大达685.1毫米,为历史罕见。强降雨结束后,大部分地区积水迅速消退,但如新甲乡大甲街这样的岩溶洼地,却成为退水较慢的区域。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百色学院讲师曾红春从地理科学角度分析:“靖西市属于峰丛洼地地貌,中间低、四周高,强降雨时四周的水都会汇集在洼地。”她进一步解释,当地下河入口被泥沙、树枝或垃圾堵塞时,地下水管道排水功能受阻,导致洼地积水难以消退。

对于积水呈现绿色而非黄色的现象,曾红春认为这恰好说明水源来自地下河:“地下水比较干净,没有掺杂周边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所以看起来很清澈。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积水主要来自地下管道,而非地表径流。”

广西岩溶山地面积约9.6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40.7%。裸露型岩溶区因入渗渠道填堵、地下河淤塞等问题,导致岩溶洼地内涝频发。攻克这一难题,是一项世界性的挑战。

多部门联动应对

灾情发生后,百色市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10月12日,由市水利局牵头的工作组赴田阳区、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市开展内涝应急处置指导。水利部门将岩溶地区形象比喻为“竹篮子”——地下多溶洞暗河如同筛眼,水几个小时就能顺利渗漏,但遭遇持续强降雨时,地下排水系统难以及时排走大量来水。

“当前大部分内涝点的水已开始消退,所有受淹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百色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物资保障科工作人员陆桂莹表示。10月15日,自治区水利厅专家组到百色市开展现场指导,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应对内涝。

在新甲乡大甲街,电力部门连日抢修,目前已恢复地势较高区域的供电。乡政府已发放四轮救灾物资,每轮按10天量配置,包括大米、方便面、八宝粥和食用油等。对于不便转移的老年人,政府采用橡皮艇和简易竹筏运送物资。

大甲街中心小学300多名学生已被安全转移至附近幼儿园复课。家长需陪同孩子走过便民桥,再到临时教学点上课。沿街居民的生活正逐步恢复。便利店、超市和菜市场已恢复正常营业,居民们采购肉类和蔬菜回家做饭。卫健部门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

“我们有安全网格员24小时值守,应对群众紧急需求。”李龙飞乡长指着积水区的橡皮艇说。工作人员在简易桥两侧巡逻,监测水位和桥梁稳定性。一些居民自发利用废旧轮胎和木板制作简易小船,帮助邻居出行。爱心村民主动为老年人外出买菜,通过绳索将食物吊送至楼上居民家中。

眼下,与大甲街类似的积水点,已有逐步消退的迹象。但何时才能完全消退,专家预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面对这一持久战,市相关部门已制定科学应对方案。曾红春提出多项建议:首要任务是疏通堵塞的地下河入口和竖井,清理垃圾、树枝等堵塞物;其次可借鉴天等县和平果市的成熟经验,在合适位置挖掘排水隧道,或修建水泥沟渠蓄水抗旱;长远来看,石漠化治理能增强植被蓄水能力,减轻洪涝压力。

这场与自然的特殊战斗,既考验着应急管理人员的智慧,也考量着科技应对地质挑战的能力。在百色岩溶山区,攻克内涝的道路依然漫长,但科学的方法与人们的互助,正为最终胜利积累着希望。




上一篇:中共百色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轮巡察公告
下一篇:干群同心抗灾情 聚力重建暖民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博基尼代购 发表于 昨天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六点半 发表于 昨天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兰玉竹笙 发表于 昨天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