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各族自治县: 民族之花多绚丽 同心共筑美家园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8967684_hct_1760695705378_b.jpg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跳坡节盛况。 隆林各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如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八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深厚的多民族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如今,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和谐共存,共同描绘出一幅绚丽自然景观与丰富人文气息交融的画卷,也见证着民族文化的大放异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深扎根。

政策引领 绘就团结同心圆

“在隆林,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干部王彩琴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隆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县工作的主线,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民族文化保护到人才培养,从教育传承到产业发展,一套保护发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让人引以为傲的是,隆林充分利用自治县立法权,制定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些法规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有了‘护身符’。”苗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敖德金说。

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69.88%。“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一块儿长大,从小就是各个民族你帮我、我帮你,就像一家人。”彝族干部黄小妹表示。

校园浸润 播撒传承金种子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在隆林新州三小三年级(2)班的教室里,来自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的学生共同演唱《歌唱祖国》。不同的语言,同样的情感,汇成别有韵味的大合唱。

在这所学校,“民族文化长廊”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壮族八音、苗族芦笙、彝族三弦、仡佬族牛弓、汉族打儿棒……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同时也懂得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魅力。”校长韦德华说。

据了解,隆林在包括新州三小在内的全县17所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特色课程12门。孩子们在亲手制作腊染、学习苗族芦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文化认同。

非遗活化 同奏古今交响曲

在德峨镇的苗族蜡染非遗创作基地里,“90后”女孩杨小妹正在赶着做一批蜡染新作品。“这个作品把苗族的老纹样和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相结合,没想到就火了!”她笑着说。

曾经,杨小妹和隆林许多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如今,她回到家乡,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不仅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隆林的非遗。”

如今,隆林正在大力推行“非遗+”模式,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力。非遗+旅游、非遗+电商、非遗+文创……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现代土壤中开花结果。

“2024年,我们的民族手工艺品销售额突破了千万元。”隆林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节庆为媒 展示多民族风情

“来到隆林,天天都是民族节日!”这是隆林给游客的感受。春季的苗族跳坡节、壮族歌会,夏季的彝族火把节,秋季的仡佬族尝新节,冬季的汉族袍汤节……四季不断的民族节庆活动,成为展示多民族文化的窗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

游客们来到隆林,可以穿上不同民族的服装、学习民间歌舞、品尝地道地方美食,沉浸式参与到节庆活动里,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体验多民族的和谐共存。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隆林通过节庆活动吸引游客10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2%;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7.29%。更可贵的是,这些活动成为了增进各民族感情的纽带。

“如今咱们的节庆早就不只是自家的事了。”隆林当地一名文旅活动公司职员介绍,“我们不仅邀请贵州、云南的苗族同胞来一起过跳坡节,也带着苗族手艺去深圳展销。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节庆,大家都一起参加,共庆共享。这样‘走出去、请进来’,真正实现了以节会友、互学共进。”

文化认同 绽放民族幸福花

在德峨镇保上村,杨昌一家10口人分属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其乐融融。“在我们家,每个民族的节日都要过,每个民族的习惯都得到尊重。”杨昌笑着说,“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让生活更丰富多彩,相同的是一颗包容的爱心。”

这样的多民族家庭在隆林并不少见。数据显示,2024年底全县不同民族通婚比例达23.36%。“爱情跨越了民族界限,亲情把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该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

在常么小学,孩子们有份特殊的作业——以“民族文化小使者”身份,学习并介绍其他民族的习俗。六年级的张同学说:“我最好的朋友是苗族的,我会唱苗歌,他会舂壮族糍粑,我们还一起学会了彝族舞蹈。”

同心筑梦 共创更美好未来

每到傍晚,隆林的城中休闲广场,就会成为一个欢乐的“民族大圩场”。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各族群众,都爱来这里赶“圩场T台”。他们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有的刚放下农具,有的穿上亲手缝制的民族服饰,或亮一嗓子山歌,或欢快起舞,或来一场即兴的民族服装秀。

歌声、笑声回荡在山间,这幅浸润在烟火气里的和谐画卷,正是隆林民族文化最具活力的写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该县县委书记莫庸介绍,“我们将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隆林,每一个舞步都在传承文化,每一首山歌都在凝聚共识,每一个笑容都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这里的故事证明:当各民族文化绚丽绽放之时,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如磐石之际。

如今,隆林正以文化为桥,以认同为基,书写着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来源:《 南国早报 》( 2025年10月19日第 028 版)记者 钟丽娅 通讯员 莫雅雯
编辑:罗彩兰




上一篇:你喜欢广西百色壮族妹吗?
下一篇:百色市2025 年“国培计划”市级统筹项目—县级农村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熊罗慧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星座领域创作者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菊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晚安呀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半桶水 发表于 25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