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技艺重焕新生!右江陶首窑柴烧成功开窑

[复制链接]
baisekandian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日前,右江区印象那西陶艺体验馆内窑火重燃,断烧近百年的右江陶首窑柴烧成功点燃,千年陶艺迎来复苏的重要时刻。此次柴烧采用本土泥料制作陶器,并于烧制前完成上釉,标志着这一沉寂已久的传统技艺正式焕发新生。

“取土练泥、烧灰制釉、拉坯塑型、劈柴启火,”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帆介绍,“我们已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本地陶瓷闭环制作。这一窑是我们采用本土泥料和釉料烧制的首窑,对团队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悉,本次烧制历时3天(10月17日至19日),于20日下午成功开窑。

右江制陶工艺源远流长。从竹洲桥恒大悦澜湾到江凤村那西屯,6处宋代窑址的相继发现,为当地陶瓷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其中“林屋宋代窑址”的发掘,更将百色制陶历史确证至宋代。据记载,江凤村和那毕社区一带的陶艺传承延续至解放前,当时仍盛产具有宋代风格的陶艺品。可惜这一千年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断层,淡出历史舞台。

转机来自“印象・那西”项目的启动。该项目不仅将宋代龙窑遗址迁移保护至江凤村那西屯,更致力于传统技艺的传承活化。今年3月,由百色学院设计学院组织申报的“右江传统陶艺”成功入选百色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这一古老技艺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烧成温度达到1200多℃,证明右江陶已具备烧制瓷器的技术条件。”百色市印象那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烨表示,本地泥料特别适合制作茶壶等陶艺品,目前团队正系统研发本土泥料和釉料,深入挖掘右江陶工艺精髓,力求重现宋代陶瓷的独特风采。此次首窑柴烧的成功,不仅是右江陶技艺断层百年后的重大突破,更为地方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注入了新活力。







上一篇:百福3号隧道开工!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开工数量突破95%
下一篇:重载无人机“空投”送光明,百色多部门联动护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花个钱改个名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空梦境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