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杨辉

 火...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5-7-26 1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云雾缭绕的高山深处,苗族青年杨辉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村寨角落。作为县人大代表、周帮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杨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苗乡彝寨的土地上。从化解10年积怨的“调解能手”,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领路人”,再到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家”,他以躬身实践诠释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让周帮村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出绚烂的团结之花。

巧解心结化干戈,用真情浇开民族团结之花

“10年了,这口气终于顺了!”村民王荣将一面绣着“倾情暖人心”的锦旗递到杨辉手中时,眼眶早已泛红。这起横跨10年的林地纠纷,曾让两户家庭从邻里变成陌路,甚至多次发生冲突。杨辉上任后,揣着地形图走遍争议地块,带着族谱梳理家族渊源,联合镇司法所、寨老议事会组成调解小组,先后多次登门谈心,讲道理,说乡情。“山林边界是死的,可乡亲们的情分是活的。”他用苗家“共饮一井水”的古训讲道理、劝和解,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在周帮村,杨辉调解纠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讲人情世故,重实事求是,把农村原有的互帮互助情怀延续下去,让村民容易接受调解结果。3年来成功化解民族间矛盾纠纷17起。他常说:“村寨就像苗家的吊脚楼,一根柱子歪了,整栋楼都不稳。只有把各族群众的心结解开,团结的根基才牢固。”如今的周帮村,“有事共商、有难共帮”已成为寨子里人人遵守的村训。

薪火相传扬文化,让文娱活动成为团结纽带

“芦笙响起来,坡杆爬上去,彝家姐妹的火把要点亮苗山的夜空!”每年正月初三,杨辉都会带领村民搭起跳坡台,牛角号声中,苗族小伙攀爬上三丈高的坡杆,彝族姑娘跳起朵洛荷舞,壮族大嫂唱起嘹亮的山歌,汉族客商忙着拍摄非遗展演。周帮村作为苗族、彝族、壮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村,这样的跳坡节杨辉已连续牵头组织举办了三届,成为西林县知名的民族团结新品牌。“举办这样的活动真好!苗家的芦笙、彝族的舞蹈、壮族的山歌都能上台展示,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观看聆听,感情自然就深了。”参与活动的彝族妇女杨美英笑着说。

此外,杨辉还挨家挨户收集老唱片,邀请文化传承人集中传授技艺,组织年轻人将传统山歌拍摄成短视频等,积极为村里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现在村里各族群众经常聚在一起学唱山歌、制作银饰等。”杨美英感慨,感谢杨支书把大家聚到一起,大家越学越融洽,越处越亲密。

铺路兴业强根基,以发展实效筑牢团结根基

“轰隆——”修路的挖掘机轰鸣声打破了周帮村的宁静。曾几何时,泥泞的山路让苗族果农杨才的枇杷烂在枝头,如今硬化路直通果园,收购商的货车能直接开到果园边。作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杨辉精心组织联络站活动,充分发挥联络站五大功能作用,听民声聚民意,把群众改善交通的一份份“心愿清单”转化为一张张“履职清单”,全力推动民族地区通屯道路修缮、产业道路硬化。先后争取到120万元资金修缮通屯道路30公里,硬化产业道路5公里。“路修好了,客商直接把车开到地头收果,卖果收入比原先多了2万到3万元。”说到收入,杨才喜上眉梢。

产业兴旺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杨辉带领村“两委”成员盘活闲置土地,在自治区民政厅帮扶下,建成160亩沃柑基地、130亩油茶林,引入牛干巴及腊肉加工车间,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87户各族群众就近务工或入股分红。2024年周帮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以前大家各忙各的,现在一起在基地里干活、分红,谁还分得清你是苗族我是彝族?”脱贫户吴小露的话,道出了周帮村产业融合带来的民族团结密码。

移风易俗树新风,让文明乡风滋养团结“土壤”

“白事简办,红事不超过20桌”,周帮村的村规民约墙前,杨辉正带着各族村民学习新修订的条款。周帮村是个传统民族村落,长期以来村民延续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曾经有农户办丧事,一下宰杀了12头牛,生活立马变得非常窘迫。杨辉当上村支书后,积极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写入村规民约里,倡导红白事“节俭为本”,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互相监督。“以前办红白事攀比严重,大家的经济负担都很大,现在按村规民约办,省心省力又省钱,大家都很支持。”村民小组长杨成贵乐呵呵地介绍。

在杨辉的推动下,周帮村还开展了“最美团结家庭”评选,设立“民族文化墙”,每月组织各族群众一起清扫村道院落,一同美化靓化村容村貌。“各族邻里一起打扫维护,村子既干净又美丽,住着很舒心,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村民王章胜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的周帮村,村容整洁如画卷,各族群众共守村规、共护环境,文明新风让民族团结的根基更加深厚。因此,杨辉先后获得“最美西林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周帮村先后被评为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生活富裕红旗村、乡村治理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从调解室里的苦口婆心,到文化节上的欢声笑语;从山间新修的产业路,到村规民约里的文明条款,杨辉用脚丈量民情,用手绘制蓝图,让周帮村从穷乡僻壤蜕变为民族团结示范村。




上一篇:“稻草人”吓不走偷食的鸟
下一篇:田阳首个谷物烘干中心投入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刀客家族的女人 发表于 2025-7-26 1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心有玲皙 发表于 2025-7-26 12:09:04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胡文先 发表于 2025-7-26 13:08:24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车视 发表于 2025-7-26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吋光陰不可輕 发表于 2025-7-26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头水牛 发表于 2025-7-26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何如此 发表于 2025-7-26 14:05:21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活在当下 发表于 2025-7-26 15:05:38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