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特色农业绘“丰”景

 火...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5-8-3 17: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靖西讯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靖西市安德镇三西村桑蚕产业园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村民农美兰熟练地将刚采摘回来的新鲜桑叶铺进蚕房,看着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贪婪地啃食桑叶,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改养蚕,收入翻了好几番。”像农美兰这样的养蚕户,在靖西市已有上万户。

靖西的桑蚕产业崛起,始于对传统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过去,当地农民多依赖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效益不高。2016年,靖西市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引进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标准化桑蚕产业园。如今,该市桑园面积约14万亩,养蚕农户1.1万余户,产业覆盖全部19个乡镇,预计今年鲜蚕茧产量1.46万吨,产值约9亿元。

桑蚕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靖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产业兴旺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的双轮驱动。在南坡乡底定村的智能蚕房里,智能化养蚕设备正精准控制着蚕房的温湿度。“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能实时监测蚕宝宝生长环境,让养蚕变得更科学高效,以前靠天养蚕,温湿度差一点,蚕茧质量就打折扣,现在六大智能系统24小时监控,小蚕长得比以前均匀3倍。”南坡乡养蚕大户黄振京介绍。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蚕茧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此同时,靖西市积极延伸产业链,与广西鑫晟茧丝绸有限公司合作,采取“种养分离”的方式整村连片规模发展桑蚕产业,并选出5个大蚕房项目重点打造成示范点,提升附加值,蚕茧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

靖西深谙“品牌强农”之道,近年来通过系统推进品牌战略,为农产品插上增值的翅膀。

“靖西大果山楂”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后,迅速带动山楂酒、山楂片等深加工产品走向市场。“近两年,我们的大果山楂系列产品在粤桂协作产品展销活动中大放异彩,成为靖西特色农产品的闪亮名片,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大果山楂品牌企业负责人黄经理介绍。品牌效应不仅助力企业效益显著提升,更推动靖西特色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起差异化优势,其中桑蚕产业也借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靖西市始终不忘生态环保。走进同德乡足表村百香果园,果树下层间作的大豆、花生等固氮作物正蓬勃生长,形成“地上结果、地下养地”的生态循环体系。“我们创新采用‘果+豆’立体种植模式,通过豆科植物固氮作用减少化肥使用量40%,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0.8%,同时实现亩均综合收益提升25%以上。”农技员王先生指着郁郁葱葱的果园介绍道。这种“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构建起“果树增产、土壤改良、农民增收”的三赢格局,为靖西特色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同时,靖西市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护航”双轮驱动,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上半年,该市开展桑蚕技术、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精准化农业培训200余场,覆盖农户3.2万人次。在金融支持方面,持续推出“小额信贷”“惠农e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有效破解农户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

如今,在政策组合拳的有力推动下,靖西已构建起涵盖“桑蚕、蔬菜、水果、中草药”等农业产业体系,真正让农民成为产业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引领者。

□黄金桃




上一篇:2025年“走读广西·童阅之声”绘本故事讲述大赛(第二届)百色赛区选拔赛举行
下一篇:一个北回归线上的千年边城,成为连通周边重要桥梁—— 那坡 那歌 那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幽灵无影 发表于 2025-8-3 19:59:32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人在百色 发表于 2025-8-3 2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user600892 发表于 2025-8-4 04: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义 发表于 2025-8-4 06: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大明 发表于 2025-8-4 07: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跑跑 发表于 2025-8-4 11:44:05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郎毒花 发表于 2025-8-4 13:52:15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