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画好党群“同心圆” 齐心共绘家乡美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凌云讯 近年来,凌云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为契机,以“我的家乡我建设”为主题,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抓好“关键少数”、激活“主体力量”、立足“乡土本色”、深耕“文明沃土”,推动乡村建设由“政府主导”向“群众主体”转变,构建起“党群共建、全民参与、和美共享”的乡村建设新格局,逐步实现乡村建设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凌云经验”,其“扮靓家园”的相关做法得以在全区推广。

抓住“关键少数”,变“群众看”为“一起干”。乡村建设关键在“人”,核心在“队伍”。凌云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发动“返乡先锋队”,点亮家园建设“星星火”。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牵头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利用周末、节假日“回家报到”的时机,划分到村屯网格,组建130支“家园建设服务队”,发动群众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引导全县干部职工每月至少回家参与“扮靓家园”活动4次,从整治自家房前屋后做起,形成示范,成功带动3万余户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用好“驻村工作队”,深耕环境整治“责任田”。利用全县83个村的驻村工作队懂政策、懂村情的优势,累计组织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700余次,重点攻坚“脏乱差”顽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培育“乡村能人团”,激活自身建设“内驱力”。挖掘村民在建筑、工艺等方面特长,创新“先建后补”奖补模式,鼓励群众通过投工投劳、就地取材等方式参与公共照明、农田水利、微景观等小型公益项目建设。目前,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撬动群众自筹投入1000余万元,引导群众投工投劳1.3万人次,实现降投入、提满意度“双赢”。

激活“主体力量”,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凌云县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成败的“关键环”,着力创新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当家人”。创新“议事机制”,集体决策“自家事”。推行“一事一议”“村民说事”“板凳议事”“凉亭议事”等制度,乡村建设重大事项由村民集体商议决策,增强“主人翁”意识,实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推行“积分管理”,兑出参与“新风尚”。设立“乡村建设积分制”,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扮靓家园、文明家庭等纳入积分管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政策扶持,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培育文明风尚。今年截至目前已兑换积分1.6万分,为280余名村民提供生活所需。构建“联动网格”,筑牢工作“桥头堡”。在“千万工程”建设村屯组建工作队伍,构建“县+乡+村+屯”四级干群联动模式,凝聚强大合力。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桥头堡”,挖掘屯内能人组建“能人带动群”,汇聚乡村建设智慧与力量。工作队员深入屯内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在外经商、本籍干部等“新农人”返乡共商共建。夯实“产业基础”,铺就群众“致富路”。加大产业扶持,完善政策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小额信贷发放等形式,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脱贫户产业覆盖率达93.1%,为和美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立足“乡土本色”,变“千篇貌”为“特色美”。该县坚守“迭代”理念,注重保留乡村韵味,避免“千村一面”,因地制宜打造“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家园。设定“九大示范项目”。精心设定整理房前屋后、房屋内务、美化环境、彰显乡愁、提升文明素质、带头造田造地、带动邻里美化、凝聚“新农人”力量、打造精品典型等9大示范任务,从扮靓“小家”做起,示范带动“大家”建设。严守“生态宜居线”。按照“不大拆大建”的原则,遵循“垃圾不落地、污水不见天、杂物不乱堆、棚圈不乱搭、线网不乱拉、人畜不同院”及“厅堂明亮、卧室整洁、厨房干净、厕所卫生”要求,发动干部群众常态化开展“三清三拆”,打造干净清朗环境。巧绘“三微四景图”。倡导“花小钱办大事”理念,采用包墙裙、刷涂料、绘墙体等方式,结合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和“小景观、小节点、小憩园、小品墙”,美化农房庭院。留住“乡愁记忆魂”。保护古树老屋,活用本土材料修缮门廊庭院,保留传统风貌;巧用老物件堆砌微景观、设置展示台,展现乡村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行动开展以来,共改造提升房屋7500余栋,拆除违建2600余处,清理垃圾2万吨。同时,盘活土地资源,拆旧复垦530余亩,旱改水2300余亩。

深耕“文明沃土”,变“一时美”为“持久美”。该县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推动乡村由“一时美”迈向“持久美”“内涵美”。弘扬“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将乡风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教育,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文明新风尚,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开展破除高价彩礼等宣讲活动120余场,开展移风易俗巡演暨文明实践集中展示活动36场次,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累计劝导红白事大操大办58场次,为群众减轻负担100万余元。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构筑基层善治“硬基石”。倡导以“孝悌、持家、创业、学习”为核心的家风家训,引导村民从“洒扫庭院”“和睦婆媳邻里”等日常小事做起。今年以来,在8个村开展“立家规、亮家风、传家训”文明实践主题行动,覆盖家庭1200余户,通过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全面提升居民道德素养。凝聚“本土新农人”,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借助返乡干部、“新农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畅通民意表达与信息反馈渠道,将优秀精神品质转化为全体村民共同价值追求,重塑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牙宏威 涂尚松 姚俊英




上一篇:百色右江区“引育管用”全链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下一篇:百色“芒歌狂欢”音乐周燃情开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兴闻小王 发表于 昨天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再见百色 发表于 昨天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应双 发表于 昨天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窦 发表于 13 小时前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呵呵嘎嘎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