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镇:青春接力 传递希望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德保讯 连日来,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旅游学院等高校的12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德保县敬德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设暑期公益课堂、助力农产品推广、开展文体帮扶等多元实践,用青春汗水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青春力量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清晨,敬德镇文化站里传来了嘹亮的歌声,志愿者潘淑仙正在指导孩子们唱歌。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了山区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从最初的拘谨害羞,逐渐变得大方自信,大声跟着唱起来。

在隔壁的教室里,志愿者黄金银正带着孩子们习字。她把“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写在黑板中央。“大家看‘和’字——左边禾苗,右边张口,就像各族群众围坐一桌、同享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她俯身示范,笔尖在宣纸上轻轻落下。横平竖直之间,藏的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朴素道理。翰墨飘香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更在笔墨间感受民族团结的深意。

“家人们,敬德镇的山楂快成熟了!这里种植的山楂,个头圆、颜色亮,咬一口先尝点清酸,再回味是满嘴甘甜。”志愿者罗靓举着手机穿梭在山楂林里拍摄短视频。为拍好宣传农产品的短视频,罗靓提前研读多篇助农推文,反复调试光影角度,向当地果农请教山楂从开花到挂果的每段故事。在她的努力下,20多条充满烟火气的短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让藏在深山的优质山楂走出大山。

多敬村篮球训练场里,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年轻人与孩子们的交谈声不时传来,中间还夹杂着篮球拍打地面的声音。志愿者李庆贝为村里15名青少年提供篮球基础技能教学,从运球、传球到投篮技巧,耐心细致地指导,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篮球技能。农村地区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人才不足,志愿者们与镇里的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制定了“假期实践+线上辅导”的接力计划,每逢寒暑假,高校志愿者团队都会如约而至,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体课程和课外活动。

在敬德镇,这样的青春接力已持续多年。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这项实践行动。他们用知识传递希望,用陪伴温暖童心,用朴素无华的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陈 锋




上一篇:田林创新机制夯实新兴领域党建根基 让流动党员“回家”更“爱家”
下一篇:靖西“精耕细作”助农村党组织“强筋壮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