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倾情相助 龙川瑶绣焕新出彩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瑶绣,不仅是瑶族服饰上灵动的装饰,更是承载着瑶族千年历史脉络与精神图腾的文化血脉。在右江区龙川镇的一间民族瑶绣工坊里,针起线落间,既是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望。

每逢龙川圩日,这间瑶绣工坊总是格外热闹。店内既有精美瑶服供人试穿选购,又有刺绣体验区引得众人驻足,村民与游客纷纷上前,或端详、或参与,小小的瑶绣工坊里暖意融融。

“瑶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到我这儿已是第六代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明章感慨道。年轻时她曾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也面临过产品销路断绝、绣品积压、绣坊几次濒临关停等困境。“多亏镇人大和人大代表及时伸出援手,帮我出谋划策,我才守住了这门营生。”李明章说。如今,瑶服成了紧俏货,跟着她学绣活的有30余人,既有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也有与她年纪相仿的中老年人。“自从当了人大代表,我更明白‘传承’二字的分量。机器绣不出瑶家的故事,只要还能拿得起针线,这门手艺就一定要传下去。”李明章的话语里满是感激、自豪与坚定。

这份坚守的背后,是龙川镇人大多年来对非遗传承的持续发力。该镇人大始终将“保护民族技艺、助力非遗活态传承”作为代表履职的重点。针对工坊曾面临的市场冲击、销路狭窄等难题,该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扶持瑶绣产业发展的建议》,推动镇政府全力推进龙川镇蓝靛瑶特色刺绣家庭作坊发展,促进家庭式刺绣生产从零散走向正规化、产业化。同时,联合镇便民服务中心打造“瑶绣体验工坊”特色打卡点,录制多期蓝靛瑶特色刺绣宣传作品,并在各级媒体推广。不仅打响了传统刺绣品牌,更让这门指尖技艺搭上数字经济快车,焕发出新活力。

如今的瑶绣工坊已不再是单一的手工作坊。在人大代表的牵线搭桥下,工坊与右江区文化馆合作开设“瑶绣第二课堂”,李明章和几位资深绣娘定期进校授课。看着孩子们认真地绣出第一朵瑶族图腾花,李明章说:“这是把瑶绣的根扎进了下一代心里。”与此同时,代表们还推动瑶绣与现代设计融合,开发出绣有瑶纹的挂件、香包等文创产品,让古老纹样登上时尚舞台。

不仅如此,龙川镇人大还将瑶绣传承纳入“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清单,组织人大代表定期走访绣娘家庭,收集技艺传承中的困难和诉求。针对部分年轻绣娘“学绣耽误挣钱”的顾虑,人大代表们协调工坊开展“订单式培训”,绣娘学成后可承接定制订单,实现顾家、学艺、增收“三不误”。截至目前,在该镇人大的推动下,当地已培育瑶绣传承人16名,带动7家蓝靛瑶服饰、刺绣及工艺品经营主体在龙川镇落地,瑶绣产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从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龙川的瑶绣传承之路,正是该镇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写照。一针一线绣出的,不仅是瑶族群众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更是人大代表守护文化根脉、助力民族技艺腾飞的履职答卷。




上一篇:健康需要自己守护
下一篇:靖西“感集”夜市点燃“夜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鸿晟 发表于 昨天 12:13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胡大大 发表于 昨天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半卷书生 发表于 昨天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耨芯 发表于 昨天 20:56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