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收保粮 抢修保供 重启市场——百色市多点发力筑牢灾后民生防线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期,受台风“博罗依”影响,我市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内涝、道路中断、农田被淹、地质灾害等灾情。面对灾害,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积极参与,在抢收粮食、避险救灾、恢复供电供水、重启民生市场等方面多点发力,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抢收烘干同推进 守牢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支撑。在中稻收获关键期遭遇灾情的德保县,全县4万亩中稻面临机收难题。该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农机中心通过发布通知、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等方式,引导各乡镇抓住雨停间隙及时开展水稻抢收工作。

“这场连续降雨来得急,我们必须尽快把成熟的中稻抢收回来!”在德保县燕峒乡连片稻田里,农机手们踩着没踝的泥泞,熟练地操控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尽管田埂湿滑、作业条件复杂,但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大家紧盯“抢收窗口期”保持高效作业,金色稻穗不断被收割、输送,现场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

在全力组织机械抢收的同时,德保县同步启动粮食烘干应急保障机制,构建“收割-运输-烘干”一体化作业链条,避免湿稻谷堆积霉变。截至目前,德保县已抢收中稻超3.2万亩,后续将持续科学调度农机装备,加快剩余中稻收割进度,切实把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靖西市多个乡镇同样将秋粮抢收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任务,针对不同灾情精准施策。安宁乡预估8055.84亩农作物因灾受损,洪水退去后,该乡迅速组织干部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并肩作战,大家蹚着齐膝深的泥水,从弯腰挥镰收割、现场打谷脱粒,再到蹚水搬运稻穗、晾晒湿谷,干群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在与时间赛跑中全力减少粮食损耗。岳圩镇则聚焦那旦屯桥梁墩基被毁导致800亩水稻无法机收的问题,在交通部门指导下紧急开辟临时便道,保障农用三轮车、小型收割机顺利通行,为秋粮及时收割、顺利归仓打通了关键运输环节。

应急与抢修并举 恢复民生基础

在灾害预警与避险方面,我市展现出高效的响应能力。9月30日2时36分,自治区相关部门与百色市自然资源局将右江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泮水乡政府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水楞村谷喜屯后方冲沟出现泥石流前兆后,仅用20分钟便组织37户 111名群众紧急撤离。随后泥石流发生,虽造成37户房屋受损,但实现了“零伤亡”,成功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恢复,是保障群众生活的关键。台风引发的洪水导致德保县荣华乡3条线路、69台配电台区受损,2922户村民停电,其中东江线5基电杆被冲断,且面临水淹、道路塌方等多重抢修难题。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德保供电公司迅速组织抢修队伍,连续24小时不间断作业,通过线路改道消除安全隐患,并派出发电车保障临时用电。截至10月3日,荣华乡3条线路恢复供电,村民沈开金激动地说:“电通了,灾后生活和生产恢复就有了保障。”

靖西市武平镇则聚焦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全力开展道路清障与民生保障工作。该镇33处路段受淹、20处道路坍塌,党员抢险先锋队全力清理淤泥、落石与倒伏树木,对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识,已清理坍塌道路13处;针对栋本村念诺屯26户群众受淹、大道街等区域供水异常问题,该镇用竹筏运送生活物资,并协调消防部门开展“送水上门”服务,解决近700户群众用水需求。

重启民生市场 夯实生活保障

靖西农贸市场作为群众日常采购的“菜篮子”,因地势低洼,在此次汛情中遭遇积水侵袭,市场内商铺货架倾倒、各类商品被水浸泡、地面淤泥遍布,正常经营被迫中断。为尽快恢复市场功能、保障民生供应,靖西市多部门迅速联动开展抢险清障工作:市政部门第一时间调配抽水泵强排场内积水,并对堵塞的排水管网进行疏通;市场监管局主动协助商户清理受损物品,同步排查并集中销毁受洪水污染的食品;环卫工人加班加点清扫地面淤泥与垃圾;新靖镇中心卫生院则对市场内所有铺面、公共通道开展全面消杀作业,防范灾后疫情风险。

10月4日清晨,靖西农贸市场已恢复往日热闹景象,新鲜果蔬、肉类、水产等民生商品供应齐全,价格平稳。靖西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林华康介绍,为保障食品安全,该局已对市场内生鲜、粮油等重点品类开展全覆盖检查,对受潮变质的食品坚决下架处理,同时提醒广大群众,若发现问题可随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之前积水时买菜要绕远路,特别不方便,现在市场又干净又安全,日常采购需求都能满足了。” 当天前来市场采购的刘女士笑着说道。

当前,百色市灾后重建仍在持续推进。各级各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隐患排查,统筹做好农业生产恢复、基础设施修复与民生保障工作,以干群同心的合力,持续巩固灾后重建成果,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全面回归正轨。




上一篇:右江区部署梵木・百色水岸城项目征拆攻坚工作
下一篇:从机收到“赛收” 从“巨稻”到旱稻 百色稻谷飘香满田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