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中的“连心桥” 凝聚抗灾磅礴力量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昨天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卢 茜

  近日,在靖西市新甲乡大甲街,多轮台风叠加带来的严重内涝淹没了部分农田和房屋。进出的唯一通道积水深达两三米,学生上学、居民外出采购物资的道路中断,生产生活遭遇严重挑战。在洪灾面前,大甲街群众自发组建“抗洪先锋队”,经过连续奋战,一座临时铁桥成功架设。这座临时桥梁是学生得以安全上学的“求学桥”,是病患能够及时就医的“生命桥”,是村民恢复日常出行的“便利桥”,是街上全体群众面对困难的“连心桥”,它连接了人心,彰显了民间自发力量的伟大。

  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是“连心桥”稳固的基础。水位上涨之初,新甲乡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协调通水通电、调配生活物资,为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这种“闻汛而动、靠前指挥”的担当,正是防汛救灾体系中“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座桥是由大甲街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建78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抗洪先锋队”,依靠自身力量搭建完成的。当政府力量与群众智慧形成合力时,便构建起抵御灾害的双重防线,展现出基层治理的韧性与活力。

  全民协作的“同心圆”图景,让“连心桥”在内涝中快速崛起。齐腰深的积水中,年轻人在水里出力,老人和妇女在岸上帮忙,他们以脚手架为桥体、木板为桥面、竹子为扶手。没有精密图纸,大家就靠默契统一节奏;缺乏重型设备,就用肩扛手抬传递材料。从找寻材料、勘察水情到设计架构,村民们根据各自特长默契分工,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集体智慧和行动力。当最后一根竹扶手绑扎完毕,学生们踩着平稳的桥面奔向学校时,这座桥清晰映照出“人心齐,泰山移”的朴素真理。这种不分年龄、各司其职的协作,正是大甲街群众在灾害面前迸发的团结之力,也是中华民族邻里互助传统的鲜活再现。

  “连心桥”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当我们为这座桥的搭建者点赞时,不仅仅是在赞美一次成功的自救行动,更是在重申从未消失的价值观:只要心手相连,就能共渡难关。

  当前,百色仍在积极应对各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道路清淤、房屋修缮、农田排涝……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各方的协同作战能力。而大甲街“连心桥”所凝聚的党群同心、邻里互助精神,正成为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它启示我们:防汛救灾不仅需要科技赋能的“硬实力”,更需要精神凝聚的“软实力”。这座临时铁桥或许会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完成使命,但它所承载的担当与温情,将持续激励着百色人民在恢复家园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让“连心桥”的精神之光照亮每一个攻坚克难的瞬间,汇聚成重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上一篇:2025年环广西世巡赛今日“骑”抵百色 温馨提示:关注“领骑衫”争夺战,争做文明观赛者
下一篇:一线解民忧 实干暖民心 ——百色按下灾后恢复“加速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席冰 发表于 昨天 16:09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窦 发表于 昨天 22:08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