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百色市在全区率先完成 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工作。 据统计, 全市已完成410户养殖户处置工作, 采取综合利用、转产转型、科学放生、 种源留存、无害化处理等方式 处置竹鼠77958只、 果子狸1930只、 豪猪1435头、 蓝孔雀955只、 海狸鼠341只、 蛇类58741公斤。 除少部分蛇类根据要求重新处置外, 已全面完成处置工作。 全市涉及补偿资金2432万元, 已拨付补偿资金268万元。 竹鼠养殖户配合处置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百色市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采取强监管、严执法、清底数、全巡护、稳情绪、快处置等工作方式,全面推动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和转产转型。
蛇类称重。
01 全面强化检查监管。 1月10日以来,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工作方式,全面清查整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和经营利用机构。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202人次,清查花鸟市场、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等各类经营场所4831处;清理整治餐饮等行业场所916家;刑事立案17起,破案17起;受理林业行政案件67起,查处64起,查获非法交易野生动物1065只(头、条)。
02 全面摸清养殖底数。
5月29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对《目录》内的野猪杂交种、梅花鹿、鸵鸟、环颈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进行管理,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目录》公布之后,全市林业系统开展多轮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情况统计,摸清并逐一登记造册,为做好后续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03 稳步推进处置工作。
根据自治区指导意见,积极制定市级处置方案。6月30日,召开全市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补偿处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门部署处置工作;7月6日,百色市人民政府印发《百色市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工作方案》;7月7日,市林业局联合政法、财政、公安、扶贫、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处置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果子狸野外放生。
下一步,百色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好“一法一决定”,坚决打击非法交易、养殖行为。同时,全力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补偿资金的拨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上一篇: 百色召开深刻吸取右江区太平街“8·5”火灾事故教训电视电话会议下一篇: 百色田阳助力脱贫攻坚 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15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