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一批按地层年代 和古生物演化时序进行编号的 40多件古生物化石样本 在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惊艳亮相! 这些品相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是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捐赠的 包括珊瑚、蜓、菊石、海百合茎、 双壳、古植物和古海洋虫迹等, 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记者从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了解到,这批化石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近日开展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黄桶-百色铁路”沿线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是赋存于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距今已有2-3亿年,与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古生物化石产出地层相同。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喀斯特地质专家 黄保健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是以展示地质公园史前地质演化和发展为主,包括地质、地貌,特别是天坑、洞穴、地下河等地质遗迹等。这批新发现的化石是地层划分、年代厘定和地球演变研究的重要工具,为研究二叠到三叠纪期间此类古生物的发育、演化及其古生态、古环境等提供了珍贵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截至目前,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珍藏有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生产工具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矿石标本等共306件,其中古生物化石标本43件。
来源:百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