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看点»首页 百色看点 百色资讯网 查看内容

28 评论

0 收藏

分享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百色市凌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县情,创新思路,搭建载体,强化措施,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成效凸显,3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个、获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个;党建“双促”教育实践基地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称号;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3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称号1个。

(一)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组织力

坚持和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高位协调,推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行动同步、人心凝聚、资源整合。

统筹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自治区、百色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弘扬“百色起义”“红八军彩架突围战”等革命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开展瑶家夜校、文化下乡、征文比赛、知识竞答等形式的学习活动。

支持村(社区)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将民族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把村(社区)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平台。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火车头”作用,在各村(社区)推行“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明确村(社区)党委书记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将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绩效考评。引导乡(镇)党委和政府、民族工作成员单位在各类工作中充分考虑民族团结进步因素,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力促进当地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内涵、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切实增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平台运用,实现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全覆盖。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分享平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宣传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积极传递民族进步好声音。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加强“滴灌式”宣传、办强全媒体产品生产,制作一批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唱响互联网平台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守正创新,实现宣传教育通俗化实效化。一是开办第一书记“夜话”活动,以“话政策、话发展、话民生、话关系”为主题,开展亲情化、互动化的宣讲,解读民族宗教政策、惠民政策等内容。二是在少数民族聚集村屯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等,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创新示范引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了“下甲镇弄福村艰苦突围、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沧桑巨变、泗城镇陇雅村壮志凌云、泗城镇后龙展翅腾飞、沙里瑶族乡万田迎盛”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教育基地为依托,培树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壮志凌云、永不言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好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全县乡村美起来、产业旺起来、精气神提起来,进一步提升各民族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县110个村(社区)共组建扮靓家园服务队130支,引导各族群众扮靓家园参与率达100%,打造最美庭院示范户100户、最美家园示范屯50个、最美家园示范村10个。三是以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为契机,在全县农民群众中评选出“十大养猪大王、十大种粮大户、十大种果大户、十佳致富带头人、十佳脱贫先进典型”。

传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有县级民族历史博物馆一座及泗城陇雅高山汉族民俗博物馆、浩坤村史馆、平怀村史馆等村级民族博物馆,记录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发展的民族记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凌云壮族72巫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凌云瑶族龙凤舞》等10个民俗文化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泗城镇金保“二月二”民俗文化节、新寨“金地门”蓝靛文化节、朝里瑶族乡瑶族文化节、那巴“3·16吼敢”歌圩节等节庆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举办全县“霓彩民族·秀美凌云”民族服饰展演、山歌擂台赛、美食文化节、白毫茶清明茶市交易会、“水上抢头鸭”庆丰收等系列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有力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用活“党建+网格”模式抓内涵,铸造文明传承之“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以网格为阵地,推行“组建一支扮靓家园服务队、管好一支先锋队伍、完善一套自治制度”等治理模式,把返乡党员干部划分到村屯网格中,发动带领群众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党员干部带头坚持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身体力行“传承好家风”,带头做好“小家”和睦,带动“大家”和谐。

贯彻自治制度,巩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完成全县4个瑶族乡基础设施建设,金保村、浩坤屯、弄福屯等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注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库,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配强配齐民族乡领导班子。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共同创业、共同致富、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全域推进示范创建,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发挥“十进”活动载体作用,扩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覆盖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单位)、进企业(园区)、进乡(镇)、进村寨(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进易地搬迁安置点、进景区、进家庭“十进”活动,创建覆盖率达100%,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点。

探索“民族+”模式,打造“一二三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党建、乡村振兴、文旅等有机融合同步推进,积极探索“民族+”模式,重点打造“一二三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扬等系列工作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一”是打造“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提取活用当地民族文化元素精华,植入民居建筑,嵌入旅游体验,注入产业发展,融入各民族群众宣传教育、交往交流等各方面,着力塑造成为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可复制的民族团结进步“十里画廊”;“二”是探索“党建+民族”创建模式,打造党建引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三”是组织泗城镇、下甲镇和伶站瑶族乡三个乡镇强强联手,重点示范联建;“十百千”是在泗水古府至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沿线的镇洪村、水陆村、彩架村等十个村、平里屯、彩架屯、平怀屯等百个屯和郁再俭、劳守凡等千户以上连片覆盖。

来源:今日头条




上一篇:85人!百色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入围人选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靖西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复 (28)
查看全部
转发了
来自手机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凌云样本”打造民族团结品牌亮点 凌云,样本,打造,民族,民族团结
来自手机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来自手机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转发了
来自手机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百色看点新闻网
论坛元老
主题 4484
回复 8
粉丝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