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为骨,以纸为衣——“90后”谭海巧手制作靖西传统花灯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90后”遇上非遗,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在靖西市新靖镇城东路金山小区,34岁的谭海用一双巧手给出了答案——他传承祖传技艺,以竹为骨、以纸为衣,编织出一盏盏灵动的传统花灯,在坚守与创新间,让靖西壮族花灯习俗焕发新活力。

推开谭海的家门,展示架上五颜六色的“兔子灯”与造型别致的“荷花灯”瞬间吸引笔者的目光。这个话不多却爱笑的“90后”,在2010年中专毕业后参军,服役2年后在长沙打拼半年,如今在靖西市住建局拥有一份稳定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工作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靖西中秋花灯第三代传承人。

“我是跟着姥爷长大的,他是做花灯的老艺人,我从小就看他削竹条、糊灯纸,慢慢就喜欢上了。”谭海笑着回忆。正是这份自幼埋下的兴趣,让他在6年前正式拾起祖传手艺,一头扎进花灯制作的世界。

靖西中秋传统花灯以“荷花灯”和“兔子灯”为代表,制作核心材质是竹子。谭海记得,初学花灯制作时,“新手第一课”就是按花灯尺寸精准削竹条。“现在都用‘迈茂’(靖西壮话里说的毛竹),树龄2年左右的最合适,5年的是上品,但削竹条时手指特别受力,经常会疼。”他坦言,尤其制作小号“兔子灯”,对竹条粗细、弧度的把控更严,格外考验技术。

花灯制作的每一步都藏着匠心:若用老竹子做骨架,需用蜡烛明火慢慢烘烤、按需定型;骨架接合处不用现代胶水,而是用土宣纸搓成纸线,蘸着浆糊细细缠绕固定;骨架成型后糊上一层土宣纸,最后还要从下往上逐片粘贴“兔毛”。“贴‘兔毛’最磨性子,慢一点、偏一点,整体造型就不灵动了。”谭海说。

随着中秋节临近,谭海的花灯订单也多了起来,既有回头客复购,也有慕名而来的新客户订制,单价从50元到100元不等。受母亲勤俭持家的影响,他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投入到花灯制作中——白天上班,周末和晚上就扎进工作室,忙到凌晨1点多是常事。“最多的时候一年做了200多个,现在我母亲也帮着做荷花灯,我主要负责兔子灯,我们母子俩一起守着这门手艺。”谭海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守艺不墨守成规,谭海还试着给传统花灯“加新”。“能不能把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带着这个想法,他开始在材质上创新,选用靓丽的仿制绸缎替代部分土宣纸,让花灯的色泽更丰富、花纹更多样,还推出不同型号的款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6年来,经他手“诞生”的“兔子灯”已有上千个,“兔子家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多。

“希望通过我制作的花灯,让更多人知道靖西,了解靖西的花灯技艺。”谭海的心愿简单而坚定。如今,他的花灯从早年的“地摊摆卖”走向了“网上订制”,从“造型单一”变得“百花齐放”,不仅点亮了边城靖西的中秋之夜,更让这门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激活当地“夜经济”的一抹亮色。






上一篇:一根八渡笋的“链”动效应
下一篇:法律不是“橡皮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精灵 发表于 26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