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德保多旁洼地截流工程临时指挥部—— 方寸之地建起“战涝中枢”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记者 卢 茜 黄 腾 唐雅屏 通讯员 赵飞云 邓黄麟 黄 潇

  在德保县下甲镇多旁洼地边缘,一片地势稍高的空地上,几顶深蓝色遮阳帐篷悄然扎下,构成了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大脑”和“心脏”——多旁洼地围堰截流工程临时指挥部。这里,是决策诞生的地方,是指令发出的原点,更是所有力量汇聚、交织并最终奔涌向前的中心。自10月19日清晨起,这片小小的区域便承载着为下游多目屯解困、降伏水患的重任。

  帐篷下,桌子、塑料凳和折叠椅摆得满满当当。当中国安能集团投入抢险的大型作业设备动力舟桥装卸完毕后,19日上午11时,一场关键的现场协调会就在这略显简陋的临时指挥部召开。没有主席台,没有席卡,与会的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水利专家、施工方负责人紧密地围在一起,脚下是挖掘机刚平整的碎石地面,但无人顾及。

  “当前水库水位稳定,与昨日持平,暂未下降;多目屯积水12小时内下降缓慢,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利专家介绍了水位情况以及截流的核心目标。

  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有关负责同志也阐述了“四步作战图”:筑墙、防渗、反滤、加固,24小时倒班施工,并列出需地方政府配合的核心需求——3台挖掘机、黏土、反滤料、水泥毯等物料。

  县领导一一记下并安排具体负责人跟踪落实。“各小组要配合好这4个关键环节,这次工程的目标是截洪压降,为长远工程创造条件!现在,责任到人,细化分工!”按照工作安排,现场人员迅速分为综合协调组、交通管制组、现场施工组、物资保障组、技术专家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做好证照出入、带班轮值、人员留守、施工安全、场内场外联动、即时回应以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会议结束后,临时指挥部如同接通的电路,瞬间进入全功率运行状态。技术专家组继续前往现场监测,确保方案万无一失。

  综合协调组成了最忙碌的“接线总站”,协调各小组工作,统筹整体进度。

  交通管制组的负责人接到命令,立即通过对讲机调动警力,“所有进出路段严格管控,工程车辆优先,清除无关车辆!”很快,远处路口便出现了警察值守的身影。

  现场施工组现场核对施工要素表,挖掘机型号、黏土位置、运输路径逐一落实。

  物资保障组优化物资调度,保障钩机、黏土、三角石、水泥毯、碎石料等物资供应。

  ……

  指挥部的运转是24小时不间断的。这里,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唯有责任与目标清晰如刻。

  “必须落实领导带班轮值制度”被严格执行。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必须在一线,实行“车轮战”,确保任何时候指挥部都有决策者坐镇,任何问题都能找到负责人。

  最让人动容的是后勤保障。“不能让一线同志三餐都是快餐!”后勤保障组直接在指挥部旁边空地支起了简易灶台,采购并处理食材后,让厨师现场烹饪。每到饭点,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成了抚慰疲惫的最佳良药。

  “4个小时出餐一次,24小时保障,确保夜班的同志也能吃上热乎饭菜!”工作人员抬着刚出锅的热菜热饭,送到各个工作组人员手中。大家或蹲或站,匆匆扒几口,便又回到岗位。这热乎的饭菜,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

  夜晚,帐篷外,远处的挖掘机还在作业,钩机的灯光划破夜色;帐篷内,这里搭起简易行军床供轮班的施工人员和值班人员休息。临时指挥中心就像一座屹立在夜色中的灯塔。它没有坚固的墙壁,却凝聚着所有人的力量;它空间狭小,却指挥着一场关乎群众安危的大战。帐篷里的灯光,照亮了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也照亮了多目屯群众回家的路。在这场与内涝的较量中,这方寸之地的“战涝中枢”,正书写着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感人篇章。




上一篇:大批御寒物资精准送至百色灾区群众手中
下一篇:连夜改造漫水路 受灾群众出行不再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神之鼎峰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点赞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营业执照亮照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